成语bian

鞭辟入里

鞭辟入里
鞭辟入里的意思
鞭辟入里的拼音:biān pì rù lǐ
鞭辟入里的注音:ㄅㄧㄢ ㄆㄧˋ ㄖㄨˋ ㄌㄧˇ
鞭辟入里的繁体字:鞭辟入裏
鞭辟入里的近义词:鞭辟近里
鞭辟入里的反义词:无的放矢
鞭辟入里的组合结构:abcd 补充式
鞭辟入里的详细解释:

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
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
出处盛宣怀《上张香帅书》:“侄忝承付托,责无旁贷,必当鞭辟入里,成一完全商办大厂,为天下创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分析透彻。

例子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,进行了气魄雄伟、鞭辟入里的总结性的批判。

【释义】

鞭辟,鞭策、激励。“鞭辟入里”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,深入精微之处。语本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遗书・卷一一・师训》。后用“鞭辟入里”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。△“入木三分”

【典源】

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遗书・卷一一・师训》

学只要鞭辟一作约。近里,而已,故“”,则“”。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行乎哉!立则见其参于前也,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,夫然后行。”只此是学质美者,明得尽,查滓便浑化,却与天地同体。其次惟庄敬持养,及其至则一也。

注解

[1]鞭辟︰鞭策、激励。辟,音

[2]著己:从自己身上下功夫。

[3]切问而近思:审问、慎思立身处世的道理。出自《论语・子张》。

[4]仁在其中矣:可以知道如何为仁,了解仁的道理。出自《论语・子张》。

【典故】

“鞭辟入里”原作“鞭辟近里”。程颢,公元1032∼1085,字伯淳,号明道先生,北宋洛阳人,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,与其弟程颐合称“二程”,为理学洛派之宗师。程颢著重身体力行的功夫,不只是立身处世和修身养性,做学问也是如此;只要自我鞭策,从自己身上下功夫,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。这样的道理就如同《论语・子张》中所说,一个人如果能够对自己立身处世的道理加以审问和慎思,那自然一切的行为也都能够符合“仁”的规范,而无时无刻不为仁了。程颢的这段话见载于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遗书・卷一一・师训》,后来“鞭辟入里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,深入精微之处。亦用来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。出现“鞭辟入里”的书证如清・盛宣怀〈致张香帅函〉:“此时祗有责成朱道鞭辟入里,实事求是,勿徇情面,勿托空言,或可望有起色。”

【书证】

    01.宋・陈浮《北溪大全集・卷七・问目・颜渊仲弓资禀》:“盖一则鞭辟入里之功,而一则持养放出之事。一以上达天德而极高明,而一以下学人事而道中庸,其等级大不可以同日语。”

    02.清・盛宣怀〈致张香帅函〉:“此时祗有责成朱道鞭辟入里,实事求是,勿徇情面,勿托空言,或可望有起色。”

    03.《经史讲义・卷一八・诗经・清・冯铃・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》:“《易》曰:『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。』《礼》曰:『执虚如执盈,入虚如有人。』自昔圣贤收敛身心,鞭辟入里,特多方著为紧切之语,垂诫后人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,深入精微之处。

类别用在“推敲钻研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为学要鞭辟入里,一味追求速成,必定华而不实。

正因为张教授如此鞭辟入里的研究态度,才能把问题的细微处说得这么清楚。

语义形容评论见解深刻透澈。褒义。

类别用在“评论深入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这番话分析得鞭辟入里,令人佩服。

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

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,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
对这问题评论者很多,但以你的见解最是鞭辟入里

这一系列针对目前社会风气的分析报导,篇篇鞭辟入里

这么复杂的问题他都能分析得如此鞭辟入里,让人不得不信服。

在座的人士对主讲者鞭辟入里的分析深表同感,不禁都点起头来。

【辨识】

形音辟,音|ˋ。鞭策的意思。不可写作“僻”。

trenchant(penetrating; incisive)

(文章が)透徹(とうてつ)した理論で問題の急所をついている。&ampquot;蔾辟近里&ampquot;ともい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