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san

三顾茅庐

三顾茅庐
三顾茅庐的意思
三顾茅庐的拼音:sān gù máo lú
三顾茅庐的注音: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
三顾茅庐的繁体字:三顧茅廬
三顾茅庐的近义词:不耻下问,求贤若渴,握发吐哺,礼贤下士
三顾茅庐的反义词:妄自尊大,拒人千里
三顾茅庐的组合结构:abcd 动宾式
三顾茅庐的详细解释:

指诚心诚意地邀请、拜访有专长的贤人。

出处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例子我住着半间儿草舍,再谁承望三顾茅庐(元・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)

辨形“庐”,不能写作“芦”。

歇后语 刘备访贤 —— 三顾茅庐

谜语 刘备请孔明 (谜底:三顾茅庐)

故事 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,自耕自食,但很有学问,人称“卧龙先生”。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,刘备和关羽、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,前两次都没见到,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,诚心请诸葛亮出山。

【释义】

指汉末刘备往访诸葛亮,凡三次,才得见。◎语本三国蜀・诸葛亮〈前出师表〉。后用“三顾茅庐”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、拜访。△“初出茅庐”

【典源】

三国蜀・诸葛亮〈前出师表〉(据《三国志・卷三五・蜀书・诸葛亮传》引)
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闲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
注解

[1]卑鄙:地位卑微低贱。自谦之词。

[2]猥自枉屈:委曲贬低自己的身分。猥,音wěi

[3]咨:音,通“咨”,商量、询问。

[4]驱驰:奔走效力。

《三国志・卷三五・蜀书・诸葛亮传》

时先主屯新野。徐庶见先主,先主器之,谓先主曰:“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,将军岂愿见之乎?”先主曰:“君与俱来。”庶曰:“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。将军宜枉驾顾之。”由是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。

【典故】

东汉末年天下纷乱,打著“复兴汉室”名号起兵的刘备,在屯田新野时,从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是个能人,于是前去拜访,一连去了三次,才见到人。诸葛亮在〈前出师表〉中提到了这件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”刘备不顾身分,一连三次专程拜访的诚心,终于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替他奔波效力。后来“三顾茅庐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、拜访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南朝陈・徐陵〈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〉:“黄石兵法,宁可再逢,三顾茅庐,无由两遇。”

    02.元・虞集〈折挂令・鸾舆三顾茅庐〉曲:“鸾舆三顾茅庐,汉祚难扶,日暮桑榆。”

    03.元・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:“我住著半间儿草舍,再谁承望三顾茅庐?”

    04.《济公传》第二三回:“秦相说:『和尚,你输了一万。张飞顾庐,三顾茅庐还可以说;敬德吊鱼,鱼哪有腿?』和尚说:『甲鱼不是有四条腿?』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、拜访。

类别用在“诚心求贤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董事长以三顾茅庐的诚心,到处延揽人才。

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,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。

为了表示诚意,我决定三顾茅庐,请王先生出马协助。

他这个人恃才傲物,若不是你三顾茅庐,他哪会答应帮助我们。

他已经退隐山林多年,现在想请他重新出马,看来得要三顾茅庐

老王不忍心拒绝杨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,最后决定到他公司任职。

他是我老板三顾茅庐地求来的人才,听说对改善经营的策略很有一套。

企业经营者应该用三顾茅庐的诚意,向专家虚心请教有关管理方面的意见。

call on sb. repeatedly

三顧の礼(さんこのれい)

prier avec instance un homme de talent de fournir son concours

неоднокрáтно обращáтьс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