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yuan

缘木求鱼

缘木求鱼
缘木求鱼的意思
缘木求鱼的拼音:yuán mù qiú yú
缘木求鱼的注音:ㄩㄢˊ ㄇㄨˋ ㄑㄧㄡˊ ㄩˊ
缘木求鱼的繁体字:緣木求魚
缘木求鱼的近义词:水中捞月,竹篮打水,缘山求鱼
缘木求鱼的反义词:探囊取物,瓮中捉鳖
缘木求鱼的组合结构:abcd 连动式
缘木求鱼的详细解释:

缘:顺着;木:树。
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。比喻方法不对;徒劳无功。

出处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以若所为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若想善出此关,大王乃缘木求鱼,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也。(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三回)

正音“求”,读作“qiú”,不能读作“qǔ”。

辨形“鱼”,不能写作“渔”。

谜语 最滑稽的钓鱼 (谜底:缘木求鱼)

故事 战国时期,梁惠王企图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,称霸诸侯。孟子不赞同他的这种思想,问他扩张的企图是为了什么,梁惠王说想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。孟子说通过打仗而结下仇恨,诸侯们不可能服从于你,你这样做只能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。

【释义】

爬到树上去抓鱼。比喻用错方法,徒劳无功。语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

【典源】

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

“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构怨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”王曰:“否,吾何快于是!将以求吾所大欲也。”曰:“王之所大欲,可得闻与?”王笑而不言。曰:“为肥甘不足于口与?轻煖不足于体与?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?声音不足听于耳与?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?王之诸臣,皆足以供之,而王岂为是哉!”曰:“否,吾不为是也。”曰:“然则王之所大欲,可知已,欲土地,中国而抚也。以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
注解

[1]辟:同“辟”,开拓。

[2]朝秦、楚:秦和楚为当时之强国,能使之臣服,自能称霸。朝,音cháo,使之来朝。

[3]莅:音,光临、来到。此处有君临、统治之意。

[4]四夷: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的总称。

[5]若:如此。

[6]所为:指兴兵结怨之事。为,音wéi

【典故】

战国时的齐宣王,因为仰慕春秋时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霸业,很想效法他们,便向孟子请教有关他们的事迹。孟子说他没听说过,但可以为齐宣王讲述如何以仁德统治天下。孟子认为,要以仁德统治天下,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顾、爱护百姓。可以先从尊敬自己的父兄、爱护自己的子弟开始,然后推及别人的父兄子弟,这样就能治国、平天下了。如果不从这基础开始做起,就想开疆辟土,使其他诸侯归顺而称霸天下的话,正如同爬到树上去抓鱼,是不可能达成的。后来《孟子》原文的“缘木求鱼”演变成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用错方法,徒劳无功。

【书证】

    01.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(源)

    02.《后汉书・卷一一・刘玄刘盆子列传・刘玄》:“今以所重加非其人,望其毗益万分,兴化致理,譬犹缘木求鱼,升山采珠。”

    03.《三国志・卷二五・魏书・辛毗杨阜高堂隆传・高堂隆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致,犹缘木求鱼,煎水作冰,其不可得,明矣。”

    04.《宋书・卷七二・文九王列传・建平宣简王宏》:“至于边城举燧,羽驿交驰,而望其擐甲推锋,立功阃外,譬缘木求鱼,不可得矣。”

    05.唐・僧贯休〈行路难〉诗五首之一:“负心为炉复为火,缘木求鱼应且止。君不见烧金链石古帝王,鬼火荧荧白杨里。”

    06.明・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三折:“盼功名如守株待兔,要求进若缘木求鱼。”

    07.《封神演义》第三三回:“若想善出此关,大王乃缘木求鱼,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也。”

    08.《聊斋志异・卷六・狼三则》:“缘木求鱼,狼则罹之,亦可笑已!”

    09.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今处士既未立功,又未立言,而又无善可立;一无根基,忽要求仙,岂非『缘木求鱼』,枉自费力么?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用错方法,徒劳无功。

类别用在“方法失当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不努力却想发财,无异是缘木求鱼

不多读书写作,要想成为作家,无异于缘木求鱼

向他这种吝啬鬼募款,无异缘木求鱼,徒劳无功。

要减肥就要多运动,只靠药物,无疑是缘木求鱼

你想事业成功,却只靠烧香拜佛,这和缘木求鱼有何区别?

想要公司好,却不用心管理,岂不是如缘木求鱼般达不到目的。

do things by the wrong method

木(き)に縁(よ)りて魚(うお)を求(もと)む

auf die Bǎume klettern,um nach Fischen zu suchen--falsche Mittel anwenden

искáть рыбу на дереве(бесполезное дел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