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:zhi 查看: 8
在纸上谈论用兵(兵:打仗;用兵)。
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,只说而不去实行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,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,毕竟书生之见,全是纸上谈兵。(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)
辨析:见“夸夸其谈”。
歇后语: 1. 军事论文 —— 纸上谈兵
2. 讲武堂里学打仗 —— 纸上谈兵
谜语: 1. 《孙子》 (谜底:纸上谈兵)
2. 军书 (谜底:纸上谈兵)
3. 军事论文 (谜底:纸上谈兵)
4. 赵括打仗 (谜底:纸上谈兵)
故事: 战国时期,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,能健谈用兵之道,连父亲也难不倒他,自认为是天下无敌。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。后来赵奢死了,赵括顶替廉颇带兵,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,赵王坚持,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。
在文字上谈论用兵的策略。典出《史记・卷八一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・赵奢》。后用“纸上谈兵”比喻不切实际的议论。△“纸上空谈”
七年,与兵相距,时已死,而,赵使将攻秦,秦数败赵军,赵军。秦挑战,廉颇不肯。信秦之。秦之闲言曰:“秦之所恶,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为耳。”赵王因以括为将,代廉颇。蔺相如曰:“王以名使括,若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”赵王不听,遂将之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[15]。尝与其父奢言兵事,奢不能[16],然不谓善。括母问奢其故,奢曰:“兵,[17]也,而括[18]之。使赵不将括即已,若必将之,破赵军者必括也。”及括将行,其母上书言于王曰:“括不可使将。”王曰:“何以?”对曰:“始妾事其父,时为将,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,所友者以百数,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,受命之日,不问家事。今括一旦为将,东向而朝,军吏无敢仰视之者,王所赐金帛,归藏于家,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。王以为何如其父?父子异心,愿王勿遣。”王曰:“母置之,吾已决矣。”括母因曰:“王终遣之,即有如不称,妾得无随坐乎?”王许诺。赵括既代廉颇,悉更约束,易置军吏。秦将白起闻之,纵奇兵,详败走,而绝其粮道,分断其军为二,士卒离心。四十余日,军饿,赵括出锐卒自博战,秦军射杀赵括。括军败,数十万之众遂降秦,秦悉阬之。
[1]秦:战国时秦国。战国时七雄之一。约今甘肃省天水县。庄公时徙居大丘,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。秦王政二十六年 统一天下,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。
[2]赵:战国时赵国。战国时七雄之一。约统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。
[3]长平:地约当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。
[4]赵奢:战国时赵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秦伐韩时,韩请救于赵,赵以为将,大破秦军,号马服君。
[5]蔺相如:战国时赵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赵惠王时,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,易换赵国的和氏璧,相如怀璧前往,见秦王无偿城的诚意,乃完璧归赵。后来在秦、赵渑池之会,智辩秦王,使赵王免于屈辱,遂封为上卿。
[6]病笃:病势沉重。
[7]廉颇:战国时赵国人,生卒不详。为赵之名将,屡败齐、魏等国。长平之战,坚壁自守,秦惧不敢加兵,后赵王受秦反间计,以赵括代之,赵遂大败。
[8]固壁不战:坚守壁垒,不出兵交战。
[9]数:音shuò,屡次。
[10]赵王:此指赵国国君赵孝成王。
[11]闲:通“间”,谣言。
[12]赵括:战国时赵国人,生卒年不详。赵国大将军赵奢之子。
[13]将:音ㄐ一àng,大将军。
[14]胶柱而鼓瑟:比喻顽固而不知变通。见“胶柱鼓瑟”。
[15]当:匹敌、相抗衡。
[16]难:音nàn,辩驳。
[17]死地:生死搏斗的境地。
[18]易言:说得很轻松、容易。
据《史记・卷八一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・赵奢》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从小熟读兵书,说起用兵的方法有条有理,自觉天下人都无法超越他。有一次,与父亲谈论起作战之道时,连父亲也都驳不倒他。可是赵奢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称颂嘉许的事,并且告诉妻子说:“作战是一件攸关生命安危的事,而赵括却看得太容易了,将来赵王没有用他当将军就罢了,如果起用他,那么让赵国大败的一定就是赵括。”后来,秦国出兵攻打赵国,当时赵奢已经去世,相国蔺相如又病重无法辅政,只剩大将军廉颇独撑大局。廉颇治军有方,深谋远虑,他见秦军强大,不能硬拚,于是下令坚守营垒,不理秦军百般挑战,使秦兵久战无功。于是秦王便派出间谍,散布谣言说:“秦军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统领大军。”结果赵孝成王竟中计想改派赵括替代廉颇,但赵括的母亲却上书表示反对,蔺相如也表示同样意见,说到:“赵括虽然熟读兵书,却不懂得灵活运用,非大将之才。”但赵王不听建言,还是派了赵括领兵抗秦。赵括接掌兵权后,马上改变廉颇的战略,军官也大批更换。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,非常高兴,用计截断赵军的运粮后路,围困赵军。过了四十几天,赵军粮草吃尽,赵括率领精锐部队企图突围,结果遭秦军乱箭射死,赵国四十万军士也都被秦军俘虏,并且被活埋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纸上谈兵”,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议论。
01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一回:“毕竟书生之见,全是纸上谈兵,这些营务事情,如非亲身阅历,决不能言之中肯。”
02.《红楼梦》第七六回: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,却天天去纸上谈兵。”
03.清・汤斌〈答孙屺瞻侍郎书〉:“此先生亲身阅历之言,故凿凿如此,非如他人纸上谈兵也。”
04.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只怕他们纸上谈兵,终无实际,使国家吃亏。”
语义比喻不切实际的议论。贬义。
类别用在“言谈空泛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些想法都只是纸上谈兵,真正实施必有困难。
②要成功就得付诸实行,单靠纸上谈兵是不行的。
③建议者如欠缺实际经验,所提见解难免纸上谈兵。
④今天我们就先来纸上谈兵,利用地图来摹拟战况。
⑤事情在筹备阶段难免纸上谈兵,但接下来得要实干了。
⑥你如果要改变纸上谈兵的习气,得到实务中去多磨练。
⑦这套方案需要大量财力支援,否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。
⑧眼前环境不允许我们有所动作,所以再好的建议也只是纸上谈兵。
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
机上(きじょう)の空論(くうろん),ペーパー·プラン
discussions en l'air(ne connaǐtre la guerre que sur le papier)
Kriegführung auf dem Papier(vom grünen Tisch aus Schlachten schlagen)
воевáть на бумáге(пустáя болтовн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