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宋代的诗句

杏花时节雨纷纷。山绕孤村。水绕孤村。

时间:2022-09-18 宋代 查看: 66

出自宋代刘仙伦《一剪梅·唱到阳关第四声》

唱到阳关第四声。香带轻分。罗带轻分。杏花时节雨纷纷。山绕孤村。水绕孤村。
更没心情共酒尊。春衫香满,空有啼痕。一般离思两销魂。马上黄昏。楼上黄昏。

赏析

起笔写“唱到阳关第四声”,即唱到“劝君更尽一杯酒”既没有写情,也没有写景,而情与景近在眼前:景是离别之景,情是伤离别之情。没有直接写出,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离愁别绪。“罗带”本指丝织的衣带,在此则指将要远行之人,“香带”指送行的女子。“香”字写出了女子衣衫的特点,也让人想到的女子温婉贤淑。二人即将分离,“轻”字写出了双方复杂的心理,仿佛不敢又不忍触碰别离这一话题,然而启程的时间却已经到了。“杏花时节雨纷纷”点明了时间为春天,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,让人想到那首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现在同样的季节,同样的天气,游子也将成为那路上的行人,孤独,落寞,伤感。两人相别在山水环绕的孤村。

“更无心情共酒尊”承接的是上片首句“唱到阳关第四声”本来就很伤心,一曲到此,更没有心情喝送别的酒。举起酒杯,泪湿两行,却怎么也不忍心喝,就好像不喝这杯酒就不必分离。洒满香的了衣衫只留下哭过的痕迹。“空”字写出了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”除了眼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。“一般离思两销魂”离别这件事却弄得两下黯然销魂。黄昏时分,游子在马上想着她,而她也在楼上想着他,同一时间,相隔两地,却都在想着对方。从相思的双方两处着笔,这可谓是“离愁渐远溅无穷”

全词都在用两个人的视角来写,两相对比,两相映衬,既写出了难舍难分之意,又写出了无可奈何之情。

展开全文
上一篇:总是向人深处,当时枉道无情。
下一篇:人散市声收,渐入愁时节。
输入字:
相关知识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定风波·三月七日》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

谁道人生无再少,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
谁道人生无再少,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(潇潇 一作:萧萧)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

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

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永遇乐·彭城夜宿燕子楼》彭城夜宿燕子楼,梦盼盼,因作此词。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

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

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浣溪沙·簌簌衣巾落枣花》徐门石潭谢雨,道上作五首。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。簌簌衣巾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缲车,牛衣古柳卖黄瓜。酒困路长惟

宣和旧日,临安南渡,芳景犹自如故。

宣和旧日,临安南渡,芳景犹自如故。_出自宋代刘辰翁《永遇乐·璧月初晴》辄不自堪。遂依其声,又托之易安自喻。虽辞情不及,而悲苦过之。璧月初晴,黛云远淡,春事谁主。禁苑娇寒,湖堤倦暖,前度遽如许。香尘
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

顾此耿耿存,仰视浮云白。

顾此耿耿存,仰视浮云白。_出自宋代文天祥《正气歌》余囚北庭,坐一土室。室广八尺,深可四寻。单扉低小,白间短窄,污下而幽暗。当此夏日,诸气萃然:雨潦四集,浮动床几,时则为水气;涂泥半朝,蒸

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是、少年游。

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是、少年游。_出自宋代刘过《唐多令·芦叶满汀洲》安远楼小集,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,乞词于龙洲道人,为赋此《唐多令》。同柳阜之、刘去非、石民瞻、周嘉仲、陈孟参、孟容。时八月五日

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

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_出自宋代苏轼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(潇潇 一作:萧萧)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