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9-18 清代 查看: 266 作者:龚自珍
漠漠春芜春不祝
藤刺牵衣,碍却行人路。
偏是无情偏解舞,
蒙蒙扑面皆飞絮。
绣院深沉谁是主?
一朵孤花,墙角明如许!
莫怨无人来折取,
花开不合阳春暮。
(1).浓碧的春草。 唐 刘长卿 《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》诗:“春芜生 楚国 ,古树过 隋 朝。” 唐 皎然 《山居示灵彻上人》诗:“晴明路出山初暖,行踏春芜看茗归。” 宋 曾极 《金陵百咏·胭脂井》:“寒泉玉甃没春芜,石染臙脂润不枯。”
(2).香草名。旧题 汉 郭宪 《洞冥记》卷一:“﹝ 波祗国 ﹞献神精香艸,亦名荃靡,一名春芜。一根百条,其间如竹节柔软,其皮如丝可为布。”
见“ 牵裾 ”。
亦作“却行”。1.倒退而行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太子跪而逢迎,却行为道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后上朝, 太公 拥彗,迎门却行。上大惊,下扶 太公 。” 宋 苏轼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词·放队》:“峨鬟佇立,敛袂却行。” 康有为 《上清帝第六书》:“謡谤并起,水火相攻,以此而求变法之有效,犹却行而求及前也。”
(2).指能倒走的小动物,如蚯蚓之属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却行、仄行、连行、紆行……谓之小虫之属。” 郑玄 注:“却行,螾衍之属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案此虫能两头行,是却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