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休兵是什么意思,外交休兵的意思
拼音:wài jiāo xiū bīng
词条内容:外交休兵是马英九提出的施政理念,其实质就是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的“一中外交”。主要内容为不与大陆进行外交竞争,及不使用金援外交为前提,与大陆及其他国家进行外交合作。
简介;外交休兵,是马英九2008年当选并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后的施政理念。马英九的“外交休兵”实质上就是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的“一中外交”。其用意是希望促进外交时,不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摩擦,也不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金援外交的竞争,以免造成过多且不必要的损失。作为曾参与《国统纲领》和“国安会”关于“一个中国”内涵制订的马英九,最能领悟“一中外交”就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打造“中华民族外交”,而台湾的“外交尊严”更是建立在“一中外交”的基础上。
背景;马英九提出外交休兵的背景,是陈水扁执政期间力图实现台独,一味与大陆对抗,大搞“冲突外交”、“烽火外交”,使台湾落得国际社会“麻烦制造者”的恶名。在陈水扁执政的八年里,台湾花了成百上千亿金钱,不但未能扩大国际空间,反而进一步减少了本来就所剩无几的“邦交国”数量,陷入国际困境。台湾民众的纳税钱,成为少数政客的“外交黑金”,弊端祸及岛内外,使台湾的国际信誉扫地。
马英九(右2)2012年在官邸接受洪都拉斯“驻台大使”傅丁(左1)呈递到任“国书”。
事实上,在地缘经济成为国际政治主导因素的今天,台湾以往的地缘政治地位已经大大下降。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,涉及中国的主权和整体国家利益。因此,当然是需要和大陆协商,妥善处理的。在选举政治的压力下,面对岛内民众要求扩大国际空间、参与国际活动的呼声,马英九也不能忽视。于是乎,他提出了“活路外交”和的理念,希望在兼顾尊严的前提下,从共同利益出发,以“九二共识”为基础,与大陆展开务实协商,寻求彼此可以双赢的平衡点,以争取加入包括世界银行、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内的国际组织。为此,他还提出“外交休兵”的具体措施建议。
马英九的“活路外交”思想及“外交休兵”的政策举措,是有其一定合理内核及积极意义的。他的指导思想,已经与陈水扁搞分裂的“对抗性思维”完全不同;他是以合乎时代精神的“双赢思维”来规划、处理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。
实施步骤;马英九就职后先后三次出访都坚持不带一张支票,真正兑现了“外交休兵”的诺言。在马英九“外交休兵”的战略下,台北切实实施“五不外交”的主轴,包括“邦交国”不增,机密预算不涨,不强调“国家参与联合国”,不主动“建交”,不墨守一百三十一个“代表处”数字。
马英九就任后即展开与中国协议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(ECFA)的计划,历经数次协商,于2010年6月29日,两岸于重庆正式签署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》。
大陆反应;中华台北首度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
对于马英九外交休兵的做法,北京做出了正面响应,予以“默契”配合:
1、不再与台北抢夺“邦交国”。
某些“邦交国”要求与北京建交,北京出于正面响应“外交休兵”的考虑,婉拒了此要求,因而使得台湾得以二十八个“邦交国”。
2、2009年,帮助台湾卫生署以“中华台北”的名义作为“观察员”出席世界卫生大会。
影响;通过实施外交休兵,马英九竞选期间,的在“外交”领域获得了百分之四十八民众的支持,是仅次于两岸政策(百分之五十七)的次高民调。而正因为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正确,才能缔造“活路外交”的佳绩。